你是否曾經(jīng)好奇過,為什么“日本”的英文名會是Japan?這個名字聽起來與日語中的“Nippon”或“Nihon”相差甚遠(yuǎn),幾乎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樣一個與原音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名字背后,竟然藏著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這還與香港和澳門的粵語發(fā)音有關(guān)。
Japan這個名字的來歷,竟然和粵語有關(guān)!你敢信!
日本:Japan
中國古稱:扶桑/倭奴/東夷/海東/東洋/東瀛
古代中國人認(rèn)為日本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來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發(fā)扶桑,入于落棠"語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實際上起源于中國文明,中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關(guān)于日本的記載。戰(zhàn)國時代,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古地理書《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說:"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這說明當(dāng)時中國人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
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地理志》才明白地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另據(jù)范曄《后漢書.東夷傳》記載,后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到隋唐時,始稱"日本"?!杜f唐書·東夷傳》中將"倭"與"日本"分列并敘,還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舊唐書.日本國傳》載明:"或曰,倭國白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
跟掌柜讀歷史游世界
帶你發(fā)現(xiàn)隱藏在歷史風(fēng)云中的故事!
再來說說英文“Japan”的來歷。相傳在幾百年前,西方世界對東方的認(rèn)知極為有限。彼時,航海強(qiáng)國西班牙初次來到中國,通過在香港和澳門的接觸,他們從當(dāng)?shù)鼐用窨谥新犝f再往東有個國家叫做“日本”。粵語中的“日本”發(fā)音為“YatBoon”,西班牙人聽到這種發(fā)音后,用他們的方式將其記作“Japan”。西班牙語中的“J”發(fā)音與英語中的“Y”相似,發(fā)音的音譯就這樣變成了“Japan”。就這樣,日后傳入西方國家的“Japan”這個名字逐漸被固定下來。
但是,日本人最初對于“Japan”這個名字并不接受,畢竟與他們自稱的“Nippon”毫無關(guān)聯(lián)。他們堅持在國際場合中使用“Nippon”來代表國家,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yùn)會上,日本的馬拉松選手金栗四三還高舉“Nippon”的旗幟代表日本參賽。但由于英語在國際社會中的強(qiáng)勢地位,世界各國逐漸只知“Japan”,而不知“Nippon”。在全球語境的壓力下,日本人最終選擇了隨俗,接受了“Japan”作為英文名,尤其在各類國際活動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這個音譯名字。
金栗四三的故事講到這里,不得不提到那位在奧運(yùn)會上高舉“Nippon”旗幟的金栗四三。金栗四三是日本馬拉松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甚至被譽(yù)為“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還是大阪道頓堀著名的“固力果跑步人”廣告標(biāo)志的原型。他的一生充滿了勵志的故事,但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一項極為特殊的世界紀(jì)錄——“史上最慢馬拉松”。
這項奇特的“最慢”記錄源于1912年的斯德哥爾摩奧運(yùn)會。當(dāng)時金栗四三作為日本首位馬拉松選手,參賽后因賽道艱難、天氣炎熱,中途在賽道旁的民宅昏倒,被好心的瑞典家庭收留,在之后暫時放棄了比賽。直到1967年,他被邀請回到斯德哥爾摩,完成了這一段長達(dá)54年的馬拉松之旅。金栗四三的總完賽時間被官方記錄為“54年8個月6天5小時32分鐘20秒”,這也成為了馬拉松史上絕無僅有的“最慢完賽紀(jì)錄”。
金栗四三的故事是日本體育史上的一個傳奇。他的經(jīng)歷雖然充滿戲劇性,但也反映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何時,只要你不放棄,終究會迎來成功的那一刻。這也與“Japan”這個名字,看似偶然的命名,背后其實是歷史與文化交匯的結(jié)果,相呼應(yī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