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上,有一些影響深遠的君主,因其牛氣沖天的業(yè)績被冠以“theGreat”之稱,中國的翻譯是——“大帝”。比較著名的有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古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法蘭克的查理大帝、英格蘭的阿爾弗雷德大帝、俄羅斯的彼得大帝,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等。還有一個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是古羅馬的愷撒大帝,但嚴格意義上來說,愷撒并非君主,他只是一個帝國的奠基者——羅馬第一個君主是愷撒的養(yǎng)子屋大維,即“奧古斯都”,愷撒的地位類似于咱們歷史上的曹操。愷撒從未被冠以“theGreat”的頭銜,“愷撒大帝”這個稱呼只是后人覺得他本事大、影響大而硬給加上去的。
(愷撒大帝)
其實被稱為“大帝”的君主不僅歐洲歷史上有,亞洲歷史上也有一些——他們的“大帝”名號有的是西方人尊稱的,有的是本國人根據(jù)自己文字中類似于“theGreat”的詞匯尊稱的。咱們先從西亞說起吧。波斯帝國(前550—前330年)的創(chuàng)始者居魯士(前550—前529年在位)算是亞洲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相當古老的一位“大帝”,比那位名氣最響的“大帝”亞歷山大還早兩個世紀呢(有意思的是,居魯士的帝國也在兩個世紀后被亞歷山大滅掉),這位“波斯之父”連續(xù)滅掉了當時西亞的三大強國——米底王國、呂底亞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使波斯成為西亞的霸主。他所締造的波斯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其實伊朗歷史上有好幾個“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建立的這個確切點來說應該是“古波斯帝國”或“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算是第一個“波斯帝國”。而最后一個“波斯帝國”是16—18世紀的“波斯薩菲帝國”(1501—1736年),這個帝國也出了一個相當厲害的“大帝”——阿拔斯大帝(1571—1629年),他當政時創(chuàng)建了強大的常備軍,打敗了勁敵土耳其人和烏茲別克人,奪回曾經失去的大片疆土,又大力發(fā)展經濟和文化,一手打造了薩菲帝國的鼎盛時期。
(阿拔斯大帝)
曾被波斯打敗但也多次打敗波斯的土耳其人,在歷史上也創(chuàng)立過一個影響世界歷史的超級帝國,即“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千年歷史之久的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395—1453年)就是被他們給滅掉的。奧斯曼帝國的蘇萊曼大帝(1459—1566年)甚是生猛,他在位期間是奧斯曼帝國最輝煌的時期,他多次擊敗波斯,奪取了伊拉克,又進攻歐洲,戰(zhàn)勝匈牙利和奧地利,攻占羅德島,稱霸地中海,并支持海盜控制北非,把葡萄牙人趕出了紅海。他在位時還編纂了一部著名的大法典,由此被譽為“立法者”。
奧斯曼的蘇萊曼大帝和波斯的阿拔斯大帝一樣,都是伊斯蘭教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猛人,還有一個伊斯蘭歷史的“大帝”和他倆并稱,他就是南亞的印度莫臥兒帝國(1526-1857年)的君主——阿克巴大帝(1542—1605年)。莫臥兒帝國的君主們并非印度人,而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舉世聞名的泰姬陵就是這個帝國的產物。阿克巴在位期間,平息各地叛亂,使勁擴大疆域,使莫臥兒帝國成為南亞霸主,而且他寬宏大度,身為穆斯林的他大膽迎娶了印度教公主,還為調和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矛盾自創(chuàng)了新的宗教——“神圣宗教”。他當政時,莫臥爾帝國的文化一片輝煌。也許這就是真正偉大的君主,不僅能建立赫赫武功,也有出色的文治。
亞洲的“大帝”們,不僅存在于那些牛氣呼呼的大帝國,小國也有,尤其是東南亞的泰國(古稱“暹羅”),他們不但有“大帝”,而且有好幾個,諸如創(chuàng)造泰文的蘭甘亨大帝(1239—1317年)、打敗緬甸入侵者并統(tǒng)一泰國的達信大帝(1734-1782年,又稱“吞武里大帝”,也叫鄭信,是華裔)、廢除泰國奴隸制的馬古大帝(即“拉瑪四世”,1804-1868年)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近代史上的朱拉隆功大帝(即“拉瑪五世”,1853—1910年),領導泰國走向近代化的就是他,可謂現(xiàn)代泰國的締造者。泰國在近代沒像其他東南亞國家那樣淪為西方殖民地,這位“大帝”功不可沒。當然話又說回來了,由于泰國實在太小了,對歷史的影響有限,所以這些泰國的“大帝”們都算不得世界級的偉大君主。
最后說說東亞,東亞最具影響的“大帝”,就是日本人極其推崇的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年)了。作為明治維新的精神權威和最高領袖,他和他的政府領導日本跨入發(fā)達國家之列,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使得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對外,作為“皇軍大元帥”的他發(fā)動了中日甲午戰(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打敗了清朝和沙俄,吞并了韓國。日本從此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后來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的昭和天皇裕仁就是他的親孫子。日本人認為明治天皇的功業(yè)在歷史上無與倫比,便尊稱他為“明治大帝”。
(明治天皇)
作為東亞歷史最悠久、也是影響最大的國家,中國歷史上那些偉大帝王的功勛絲毫不亞于這些外國君主。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個個都很強。但是,他們中的哪一位被稱為“大帝”呢?
提起中國的“大帝”,現(xiàn)在的人往往會想到漢武大帝、永樂大帝、康熙大帝等,但這些“大帝”的名號,并不是對他們的正規(guī)稱呼,都是后人覺得他們太牛而給加上去的。這些皇帝們,無論是在他們生前的稱呼里,還是在他們死后的廟號或謚號里,都沒被稱為“大帝”。
中國的皇帝中,真正在帝號中被稱為“大帝”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漢末三國的英雄、吳國第一位皇帝——孫權孫仲謀。孫權死后的謚號可是正兒八經的“大皇帝”,所以他也被稱為吳大帝孫權,和魏文帝曹丕、蜀漢昭烈帝劉備這樣的稱呼是一類的。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所謂“大帝”,其實只是個威風的頭銜罷了,有這個頭銜的君主基本上都很厲害,但沒這個頭銜的厲害君主也多的是,并不說沒“大帝”頭銜的就不如有“大帝”頭銜的。中國歷史上的嬴政、劉徹、李世民、朱棣等雄才君主,他們的才能和業(yè)績比好多外國的“大帝”們,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